曲靖哪里有站大街的?2025年城市管理新变化实地走访

2025-04-05 06:38:15 | 来源:发儿技时新闻网
小字号

曲靖哪里有站大街的?2025年城市管理新变化实地走访

哎哟喂!最近有没有路过曲靖的街头?有没有发现街上的人变少了?就在上周三(2025年3月25号),我亲眼看见麒麟南路口的煎饼摊主老李,推着改造过的环保餐车进了新建的便民市场。这事儿可把我好奇心勾起来了——说好的"站大街"都去哪了?


🔍站大街现象为啥变少了?

"现在想找个补鞋匠都得靠手机导航了!"住在玄坛路的刘大姐跟我吐槽。这话倒是不假,根据住建局刚发布的数据,今年全市拆除了200多处临时占道摊点,同时新建了15个带顶棚的便民市场。

不过您可别急着骂街!我特意蹲点了三天发现,以前南关十字路口的"肠粉西施"现在搬进市场后,生意反而更好了。"以前风吹日晒不说,城管一来就得跑断腿,现在月租才300块,你算算哪个划算?"老板娘说着往我碗里多加了勺酸豆角。


🛠️政府做了啥?三大措施看过来

1. 严管重点区域:
火车站、医院这些"黄金地段"现在全天候有市容监督员巡逻。上周三中午,我就亲眼看见穿黄马甲的工作人员,帮卖玉米的大爷把推车挪到200米外的指定区域。

2. 疏导流动摊贩:
听说现在办临时摊位证,带着身份证去社区填个表就行。北园路的修车匠老张给我看他的电子证件:"扫这个码,能查到我是不是正规军。"

3. 增设公共设施:
最让我惊喜的是新建的20个"街角服务站"。这些蓝顶小屋能免费充电、接热水,还带折叠座椅。昨天下午三点,看见两个外卖小哥在里面边充电边唠嗑,这画面可比以前电动车乱停顺眼多了。


💡个人观点:城市管理要"堵"更要"疏"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要整治的时候,我心里还打鼓:这不就是赶尽杀绝嘛?但跟着城管队员跑了两天腿,想法还真变了。就说翠峰西路的那个修鞋摊,现在搬进玻璃房后,老师傅的工具摆得整整齐齐,生意反而更红火。

不过也有闹心的事!前天在文昌街遇到卖烤土豆的王姐,她掰着手指给我算账:"市场9点就关门,可夜宵生意最好的时候刚开始啊..."这话倒是提醒我们,管理政策还得跟着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走。


🌇未来会怎样?听听市民怎么说

住在寥廓公园边的李阿姨最有发言权:"以前早上五点半就被卸货的卡车吵醒,现在清净多了。"但开奶茶店的小年轻阿亮有不同意见:"街边摊也是城市烟火气啊,全整没了跟大商场有啥区别?"

要我说这事儿得两头看。就像南城门那片改造完的步行街,既保留了老字号的饵块摊,又新增了带雨棚的休息区。上周六晚上八点路过时,看见游客们左手端着凉粉,右手举着手机拍夜景,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城市风景吗?


走到文华巷口,碰见以前总在路边修自行车的老赵头。他现在的摊位挂着"028号便民服务点"的牌子,工具箱上还贴着收款码。"你别说,有了固定位置,好多老主顾都能找着我了。"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,所谓的"站大街",本质上不就是老百姓讨生活的智慧吗?只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多换位思考,这街边的一碗米线、一声吆喝,照样能成为城市的温暖印记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