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思明区95服务:未来社区生活的「懒人福音」还是「升级刚需」?

2025-04-05 05:28:30 | 来源:年喝底晚新闻网
小字号

厦门思明区95服务:未来社区生活的「懒人福音」还是「升级刚需」?

哎,您有没有想过——2025年的社区服务能方便到什么程度?就在上个月25号,思明区突然甩出一套叫「95服务」的新系统,搞得街坊邻居都在传:「现在办事比叫外卖还快?」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真能让人躺着享受生活?


🚀「三分钟填表」成历史?智能预约系统杀到

「以前去街道办个证明,光填表就能把手写抽筋。」住在岳阳小区的张女士边刷手机边吐槽。不过现在她可嘚瑟了——掏出手机给我看新上线的「95服务」预约系统:「喏,选办事类型、刷脸认证、自动填充个人信息,整套操作比点奶茶还利索。」

重点来了:系统能自动关联公安、社保等8个部门的数据库,连户口本复印件都不用带。我特意蹲点观察,发现上午十点的办事大厅居然没人排队?工作人员小陈神秘一笑:「现在七成业务都能线上搞定,来现场的要么是老人家,要么就为蹭我们的免费咖啡。」

🌟 划重点
- 预约时段精确到15分钟
- 材料缺失自动短信提醒
- 办结通知直接推送到支付宝

(别问我为啥知道这么清楚,上周补办居住证真就只花了8分钟)


👵「银发族」专属服务?这事有点暖心

要说最让我意外的,还得数李大爷的故事。这位78岁的独居老人举着智能手环跟我炫耀:「半夜血压突然飙高,这玩意儿能自动联系家庭医生。」原来「95服务」给辖区2000多位高龄老人配了健康监测设备,每天还有机器人定时打电话唠嗑

社区主任老王透露个内幕:「刚开始怕老人家抵触科技,结果培训时发现——他们学用健康APP比年轻人还积极!」现在活动中心天天爆满,象棋桌旁边杵着个教手机挂号的大学生志愿者,这场面莫名有点萌。


🌱「鸡毛蒜皮」变大事?垃圾分类有妙招

「95服务」最狠的招数藏在细节里。那天撞见莲前街道的刘阿姨,她正对着智能垃圾桶比划手势。「以前觉得分类麻烦,现在扔对垃圾能攒积分换酱油。」她手机里的环保账户显示,三个月居然攒了够换两桶花生油的分数。

环保局的小林偷偷告诉我:「全区厨余垃圾量同比降了37%,倒是可回收物暴涨五成。」更绝的是小区里的「共享工具间」,谁家要借个电钻,扫码登记就能拿走,再也不用跟邻居尬聊借东西了。


💡个人观点:服务升级别光顾着「秀肌肉」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这个「95服务」的时候,我还半信半疑。这年头各种智能系统见多了,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。但跑了几个社区后发现——关键不在于技术多先进,而是真把居民当「人」来服务。就像那位坚持保留人工窗口的办事员说的:「机器再聪明,也替代不了人和人的温度。」

不过也有让人捏把汗的地方。上周去前埔南社区,看见刚投用的智能快递柜因为系统bug卡住,急得快递小哥直冒汗。技术这东西吧,用得好了是锦上添花,玩脱了可就成闹心事了。


🌇未来社区长啥样?思明区给出新答案

现在经过改造后的槟榔社区,简直成了网红打卡点。原本灰扑扑的围墙变成会发光的电子屏,晚上七点准时播放老电影;社区花园里藏着能测空气质量的智能长椅;就连公共厕所都装上了紧急呼叫装置...

住在附近的90后小吴说:「以前觉得政务服务和咱年轻人没关系,现在倒好,我比爸妈还爱往社区跑。」这话听着夸张,但看着在智能书吧里蹭空调写代码的年轻人,突然觉得——未来的社区服务,可能真会变成新的社交主场


作为三天两头跑街道办的「老油条」,我算是亲眼见证了这场服务升级。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渐入佳境,思明区这波操作至少证明了一件事:科技加持的民生服务,不该是冷冰冰的「机器换人」,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活得更有尊严。至于那些还没完善的小毛病?害,摸着石头过河呗,总比站在岸上干瞪眼强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