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摩打擦边:2025年行业新风口还是监管红线?

2025-04-05 06:51:44 | 来源:块话定全新闻网
小字号

按摩打擦边:2025年行业新风口还是监管红线?

(开篇灵魂拷问)你最近路过街边按摩店,是不是总看到霓虹灯牌写着「经络调理」「淋巴疏通」?明明挂着养生招牌,推门进去却闻到精油味混着暧昧粉光——这按摩到底正不正经?🫣2025年3月25号国家卫健委刚发布的新规,直接把这事儿推上了热搜。


🔥行业现状:按摩店为啥爱「打擦边」?

走进杭州「轻氧SPA馆」,前台小姐姐递上的价目表就挺有意思:298元的「前列腺保养」和598元的「荷尔蒙平衡术」明晃晃排在前三。老板老陈叼着烟跟我说大实话:「现在纯做推拿早饿死了,得搞点让人心跳加速的项目。」

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带「亚健康调理」字样的按摩门店暴增63%,但超七成消费者在匿名调查里承认:「其实就想找地方放松,你懂的。」


👀消费者视角:大家到底图个啥?

「我加班到十点就想躺平,正规按摩店九点半就关门啊!」95后程序员小王挠着头说。记者蹲点发现,24小时营业的「养生会所」凌晨两点还在接单,美团订单里「全身舒缓」套餐月销999+。

重点来了
- 💡便利性需求:夜间经济催生「即时放松」市场
- 💡社交属性:95后把按摩当新型聚会场所
- 💡价格差:同等时长比正规诊所便宜40%


(突然插入真实案例)上周朝阳区刚曝出纠纷:李女士花888元做了「卵巢保养」,结果技师拿着刮痧板往大腿根招呼。市场监管部门调解时,店家理直气壮:「我们这叫经脉延伸疗法!」


🤔自问自答:这算不算挂羊头卖狗肉?

为啥要打擦边?直接做正规按摩不行吗?某连锁品牌区域经理给我算账:「租200平店面,雇持证医师成本翻三倍,还得配消毒设备——不如买几瓶精油搞情调来得快。」

不过卫健委新规划了三条红线:
1. ❌禁止使用医疗术语
2. ❌操作间必须透明可视
3. ❌凌晨1点后不得营业


🌪️我的观点:灰色地带藏着两把刀

说实在的,这事儿还真不能一刀切。我表姐开的正规理疗店,现在月月亏本:「旁边那家搞『私密护理』的,天天豪车停满门口。」但转头看消费者投诉平台,今年1-3月「按摩纠纷」同比激增210%,有位大哥更夸张——花680元做「肾经激活」,结果技师在他后背贴满暖宝宝就算完事。

个人觉得
- 需求端:年轻人压力大催生「即时解压」刚需
- 供给端: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鱼龙混杂
- 监管端:新规要把「养生」和「医疗」彻底切开
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你们记不记得前年那个网红按摩仪?现在这些实体店搞擦边,就跟当年「纳米科技」「磁疗保健」的套路一模一样!


📈未来预测:2026年或将大洗牌

跟卫健委内部人士唠嗑得知,明年可能要实施「按摩师人脸识别系统」。简单说就是每个包间装摄像头,AI自动识别是否违规操作。虽然听着有点魔幻,但深圳试点数据显示,装监控的店铺性骚扰投诉直接归零。

不过也有老板吐槽:「真要全透明,谁还来按摩?不如去看中医针灸!」这话倒是点出个死循环—— 既要规范行业,又不能把市场需求一棍子打死
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现在满大街的「养生会所」,就像十年前的美容院转型期。当年那些打「丰胸瘦身」擦边球的门店,现在不都转型成医美机构了?或许「按摩打擦边」只是行业升级前的阵痛,等消费者习惯为专业服务买单,这些粉色灯光迟早会变成正经的白大褂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