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阳站街:2025年街头经济的新风向

2025-04-05 03:06:56 | 来源:单键玩接新闻网
小字号

惠阳站街:2025年街头经济的新风向

“你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,是不是总刷到惠阳站街?这地方咋突然就火出圈了?”3月25日上午10点,我蹲在惠阳区建设路人行道边,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移动摊位,终于明白了这场“街头革命”为啥能引发全网讨论。


🚀【从乱摆摊到正规军】这事儿咋整的?

去年这会儿,建设路还是城管和小贩的“游击战场”。你追我赶的戏码天天上演,卖煎饼的推着车跑起来比外卖小哥电动车还快。可今年3月25号再来,嚯!整条街齐刷刷的蓝顶棚摊位,每个摊主胸前挂着带二维码的工作牌,连卖糖葫芦的大爷都学会用电子支付了。

“说白了就是给流动摊贩发‘身份证’。”在便民服务点喝茶的街道办王主任掏出手机给我看,“扫码就能查摊位备案信息、卫生评级,上周刚给38家摊位发了星级标识。”


🌞【现场直击】烟火气里藏着啥门道?

顺着人流往东走,三个现象特抓眼球:1. “混搭摊位”越来越多:卖凉皮的隔壁开着手机贴膜,再过去居然是二手书漂流点2. “限时经营”成新规矩:早市卖早餐的10点准时收摊,给午市腾地方3. “共享设备”随处可见:租个充电宝能跑三家摊,连折叠椅都是扫码借的

卖麻辣烫的张姐边烫菜边唠:“以前天天防着城管,现在每月交200管理费,政府还给配灭火器。上个月我家闺女拍抖音帮忙宣传,结果客流量直接翻倍!”


💡【政策背后】政府到底在打什么算盘?

我在采访本上划拉出几个关键点:🌟 灵活就业扶持:零押金入驻+免费技能培训🌟 市容市貌升级:统一设计可拆卸摊位,晚上10点后自动清场🌟 数字化管理:每个摊位都有“电子档案”,投诉超过3次自动黄牌

“刚开始大伙儿都以为又是搞形式主义。”在街角修鞋的老李摘下老花镜,“没成想真给办了健康证,还给买了意外险。上礼拜街道还请网红来教我们直播卖货,你别说,现在我修个鞋都能接打赏。”


📈【未来猜想】这阵风能刮多久?

蹲点的三天里,我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苗头:- 周边商铺租金降了15%,但客流量涨了40%- 90后摊主占比从去年18%飙升到55%- 周末会出现“快闪摊位”,大学生组团来练摊

不过也有摊主私下吐槽:“现在规范是规范了,可不让扩规模挺难受。我家手工辣酱明明卖得火,但政策卡着不让增加设备。”


👀【个人整两句】

依我看啊,惠阳站街这波操作算是摸到门道了。既要烟火气又要市容整洁,就跟炒菜讲究火候似的——管得太死就糊锅,放得太开准串味。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不容易,这种低门槛的创业形式,既解决就业又能激活消费,可比光喊口号实在多了。

倒是想给提个醒:可别把备案制搞成变相收费啊!听说隔壁市就有街道借着管理费的名头乱收钱,最后闹得商户集体罢市。咱们惠阳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好口碑,可得像保护眼睛一样护着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