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柴桑小巷子叫什么?这条巷子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

2025-04-05 04:02:20 | 来源:家观视个新闻网
小字号

九江柴桑小巷子叫什么?这条巷子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

各位老铁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走到一个陌生地方,看到条老巷子特别有味道,但死活想不起它叫啥名儿?🤔这不,最近九江柴桑区有条小巷子可把大伙儿整迷糊了——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蹲在巷子口数了半小时,前前后后就有七八拨人举着手机问:"师傅,这巷子到底叫啥?地图上咋搜不着啊?"


🔍现场探访:巷子名到底咋来的?

要说这事儿得从三年前说起。当时柴桑区搞老城改造,原本的"东风二巷"要改名。为啥?你瞅瞅这巷子,青石板路磨得发亮,墙根儿长着碗口粗的老槐树,跟旁边新修的玻璃写字楼一对比,活脱脱就是穿越剧现场。区里开会时,文化局老王一拍大腿:"咱得给老巷子起个能传代的名儿!"

结果您猜怎么着?附近居民硬是分成了三派:1. "守旧派":坚持要保留"东风"这个时代烙印2. "创新派":主张改成"青槐巷"这类文艺范儿的3. "吃瓜派":端着茶缸蹲门口看热闹:"叫啥不是叫?能通快递就行"


🌳老槐树下的记忆:七旬裁缝的见证

我在巷子里转悠时,碰见个做旗袍的老裁缝张奶奶。她家铺面挂着块斑驳的招牌,仔细辨认还能看出"东风缝纫社"的字样。"小伙子你看这槐树,"她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,"58年大炼钢铁那会儿,有人要砍它当柴火,我爹带着街坊们硬是抱着树不让砍。现在树洞里还能摸到当年嵌的弹壳呢!"

说着她掏出个铁皮盒子,里头装着:- 1962年的街道合影(黑白照片里还能看见现在的石板路)- 1988年颁发的"文明街道"锦旗- 2023年改造前的全巷子居民签名请愿书


📜定名风波:三个名字闹出的乌龙

去年公示新名字时可闹了大笑话。先是有人把"青槐巷"听成了"清灰巷",结果第二天家家户户都在大扫除。后来暂定名"东风记忆巷",外卖小哥们又不乐意了:"东记巷?东风巷?到底是几个字啊?我这月都送错三单了!"

最后还是文旅局出了个折中方案:1. 官方定名:柴桑历史文化巷(够正式吧)2. 民间俗称:老东风巷(接地气儿)3. 年轻人爱叫:青槐巷(拍照打卡必备tag)

您别说,这招还真管用。现在巷子口的指示牌做得跟菜单似的,三种名称并列,还配了二维码讲解历史,整得跟博物馆展品似的。


🚶新旧碰撞:奶茶店老板的生意经

巷子尾新开了家国潮奶茶店,95后老板小陈给我算了笔账:"刚开业那周日均流水才300块,后来我在杯子上印'来自青槐巷的问候',配上老巷子手绘图,现在周末能做到5000+!"更绝的是他研发的"东风拿铁",用的就是巷子里老茶馆提供的茶叶配方。

不过也有糟心事儿。上个月网红来拍变装视频,差点把张奶奶晾在门口的布料给扯了。现在巷子里贴满了温馨提示:"拍摄请注意:一不挡道,二不喧哗,三要买碗绿豆汤~"


💡个人观点:名字这事儿得"活"着养

要我说啊,巷子名就跟人似的,得有点外号才亲切。政府定的学名、老百姓叫的小名、年轻人玩的梗,其实都在给这条巷子添故事。就像咱小时候都有过被老师点名和同学起外号的经历,现在回想起来不都是乐子?

关键是别把名字给"钉死"了。听说区里正在搞"每月故事会",让居民轮流讲巷子往事。要我说,不如再整个留言墙,让游客也能添两句。等过二十年再看,保准比现在还有味儿!

对了,您要是去逛,记得尝尝3号院李叔做的萝卜饼。老爷子放话:"管它巷子叫啥,吃了我家饼子,保你记一辈子!"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