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约啪群:2025年年轻人的社交新浪潮还是隐患?
你听说过兰州最近火起来的"约啪群"吗?2025年3月25日,记者走访兰州市区发现,这个在微信、QQ群聊名称里频繁出现的词,正在18-35岁群体中掀起现象级讨论。有人说这是年轻人释放压力的新方式,也有人担心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,到底真相如何?
说白了,"约啪群"就是打着运动旗号的陌生人组局群。兰州某健身教练李明(化名)给我们看了他的手机:"你看这个'城关区羽毛球约啪群',每周组织3次球局,群里200多号人,每次报名都靠抢。"他边说边划动屏幕,群公告里赫然写着"单打双打自由配对,打完球自愿聚餐"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记者蹲点发现,真正坚持运动的群不到三成。七里河区某咖啡馆老板张姐透露:"上个月有群友在我这儿包场,20多个年轻人说是打完羽毛球来聚餐,结果球拍都没带,倒是有几个当场交换了微信。"
这事儿在网上直接吵翻了天。知乎热榜话题#兰州约啪群该不该管#下面,两派观点针锋相对:
兰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建国分析:"这种群组本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社交需求与安全焦虑的矛盾。就像十年前的电竞酒店,需要时间检验社会接受度。"
就在采访当天,微信安全中心突然发布公告,3月25日当天在兰州地区封停了28个涉嫌违规的群聊。记者实测发现,现在新建群聊名称含"约啪"字样会触发敏感词拦截。
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部分群主开始用谐音梗:"羽毛球啪啪局""乒乓球拍打群",甚至用兰州方言"组撒走"(干什么去)当暗号。更夸张的是,有群友转战国外社交软件Telegram,据说相关群组用户量三天暴涨47%。
在安宁区某写字楼,我们遇到了26岁的白领小雨。她掏出手机展示聊天记录:"上个月在群里认识个男生,现在都准备见家长了。"但旁边奶茶店的小哥阿强就没这么幸运:"交了200块入群费,结果群主第二天就解散群跑路了。"
说实在的,这事儿让我想起十年前的游戏厅。现在回头看,当年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地方,现在都成了正规电竞赛事场馆。对于"约啪群",我有三点观察:
就像黄河水不能光靠堵,得修好堤坝引导流向。这些群组如果能规范运营,说不定能成为城市社交新地标。当然,前提是要把"运动"的初心找回来,别让羽毛球拍成了摆设,让真正的社交回归线下场景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