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微信群兼职陪溜女:一场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都市奇观
你听说过微信群还能这么玩吗?2025年3月25日这天,沈阳某居民楼里炸开锅的聊天记录,让"兼职陪溜"这个词彻底火出了圈。这事儿说来挺魔幻——几个年轻姑娘在微信群里明码标价,声称能提供"陪溜冰"服务,结果被卧底记者连锅端了个正着。
"今晚八点奥体冰场,双人滑400/小时,包教学包拍照📸",看着像正经冰雪运动推广?点开群成员的朋友圈才发现端倪:清一色穿着紧身运动服的年轻女性,配文都带着"寂寞的夜需要温暖"这类暧昧暗示。记者假装顾客私聊,对方直接甩来价目表:"单纯陪滑300,带肢体接触500,包夜另算。"
这事儿透着股黑色幽默——沈阳作为东北冰雪运动重镇,冰场本该是全民健身的好去处,现在却成了另类交易场所。更绝的是这些姑娘的"职业素养":有人随身携带冰刀护理工具,有人能跟你唠专业花滑术语,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正经教练。
记者辗转联系到其中一位化名小芳的姑娘。这95后姑娘说话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直爽:"害,现在直播带货卷成啥样了?我大学学冰雪管理的,正经找工作月薪就五六千。在这儿陪人滑两小时,够我买半个月化妆品💄。"
但问及是否涉及特殊服务,她立马警觉:"咱可不干违法的!顶多就是教滑冰时候搂个腰扶个手,你要想歪了那是你自己的事。"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可群里那些"包夜"、"私教课"的暗语,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。
根据沈阳社科院最新报告,这类"擦边球"兼职三年间暴增230%。为啥这么火?咱们掰开揉碎说:1️⃣ 经济账算得清:沈阳青年平均月薪6280元,而冰场旺季时陪溜女日收入可达800+2️⃣ 社交需求作祟:独居青年占比突破40%,花钱买陪伴成新趋势3️⃣ 监管存在盲区:冰场属于文体场所,相关法规还没细化到这种新型业态
说白了,这就是市场供需的自然产物。就像开滴滴的能接顺风车单子,陪溜女们也觉得自己在"灵活就业"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——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服务,到底算不算变相色情交易?
事件曝光后各方反应贼有意思:- 冰场老板喊冤:"我们只管租冰鞋收门票,客人私下约啥我们咋管?"- 警方表态:"正在研究司法解释,目前只能按治安案件处理"- 女权组织吵翻天:有人说是物化女性,也有人说是女性自主创业
最绝的是某婚恋平台,连夜推出"冰雪主题相亲活动",广告语写着"要浪漫不要风险"。您说这是不是商业鬼才?
说实在的,我挺理解这些姑娘的处境。现在就业形势多严峻啊,985毕业送外卖的都不新鲜。但理解归理解,有些底线不能破。
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:新时代的"灰色产业"越来越会钻空子。就像前几年的陪玩游戏、现在的虚拟恋人,都是打着正经服务的旗号搞暧昧经济。要我说,与其一刀切封杀,不如尽快出台分级管理制度。比如:- 建立冰雪教练资格认证- 要求平台审核服务内容- 划定肢体接触的明确界限
毕竟冰雪运动是东北的金字招牌,可别让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眼下沈阳文旅局已经约谈各大冰场,据说要搞"阳光冰雪行动"。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听说已经有陪溜女转战私人冰馆,还开发出"冬奥冠军同款教学"的新噱头。这场猫鼠游戏,估计还得在冰面上继续滑上一阵子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