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资阳小广场:从 老破小 到 网红打卡地 的逆袭之路

2025-04-05 03:56:09 | 来源:个了点怎新闻网
小字号

四川资阳小广场:从 老破小 到 网红打卡地 的逆袭之路

嘿,你听说过资阳有个地方,白天是花园,晚上变舞台吗?说的就是最近火出圈的资阳小广场!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蹲点。你猜怎么着?早上六点不到,广场上居然已经挤满了打太极的大爷大妈,还有晨跑的年轻人。这和我三年前记忆中的那个杂草丛生、路灯时灵时不灵的"老破小"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啊!


🌳"绿野仙踪"计划:把公园搬进市中心

要说小广场最大的变化,绿化覆盖率从30%飙升到65%可不是吹的。市政局去年搞的"绿野仙踪"工程真下了血本,光名贵树种就引进了18种。我蹲在樱花树下数了数,光这棵树周围就有7个不同品种的蕨类植物。

"以前这儿就是个光秃秃的水泥地,夏天热得能煎鸡蛋。"住在隔壁小区的李大爷边浇花边跟我唠嗑。他现在是广场绿化志愿者队的队长,带着二十几个退休老人负责日常养护。最绝的是广场东南角的"雨水花园",能把80%的雨水收集再利用,浇花浇草完全自给自足。


📱科技与烟火气的完美CP

走到广场中央的智能服务亭,我扫码查了下今日数据:截止上午10点,已经接待了327人次。这里的智能座椅不仅能无线充电,还能监测PM2.5值。不过最受欢迎的要数AR导览系统——对准老槐树扫一扫,立马弹出1958年广场初建时的历史照片。

但科技感没把人情味挤走。卖糖油果子的王阿姨现在也玩转移动支付了,可她还是坚持用竹编篮子装食物。"机器冷冰冰的,咱做生意得带温度不是?"这话说得,让我这个天天点外卖的社畜都有点脸红了。


🎵文化大熔炉:从广场舞到非遗工坊

下午三点,传统戏曲角准时开唱。川剧票友们正在排练新编的《变脸遇上街舞》,听说要在五一汇演上亮相。西北角的非遗工坊里,几个大学生跟着资阳竹编传承人学手艺,直播镜头前人气嗖嗖涨。

到了晚上更热闹!七点整,广场舞大妈们的音响准时响起。不过现在她们跳的都是文旅局编的"养生操版广场舞",动作幅度小了不少。旁边玩滑板的00后小张说:"现在大妈们不跟我们抢地盘了,她们改练瑜伽了。"


为啥突然就火了呢?

说白了就三点:政府肯砸钱、群众愿参与、科技会赋能。但最关键是抓住了"一老一小"的需求——老人要活动场地,年轻人要打卡空间,小朋友要安全游乐区,这三波人聚在一起,想不热闹都难。


我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,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。五十米外新开的社区食堂飘来麻辣烫的香气,几个外卖小哥坐在智能座椅上等单子。突然想起三年前这里还到处是"小心地滑"的警示牌,现在连垃圾桶都搞成了分类回收+厨余堆肥一体机。

要说有什么遗憾,可能就是停车位还是紧张。不过听说下个月要启用地下智能车库,能多停200辆车。城市规划局的张科长跟我说:"我们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15分钟生活圈的样板,让每个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。"


摸着良心说,这次改造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高科技设备,而是随处可见的人情味。就像那个会提醒老人"慢点走"的智能路灯,还有专门给流浪猫设计的投喂屋。这种细节,可比冷冰冰的"智慧城市"概念实在多了。要我说啊,城市更新光砸钱不行,得学会"把心放进去"。资阳小广场这波操作,够其他城市抄作业的了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