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小巷子的野鸡都在哪

2025-04-05 06:21:49 | 来源:点神范半新闻网
小字号

贵阳小巷子的野鸡都在哪

(咳咳,先给大伙儿提个醒啊,今天这话题可别想歪了!咱们说的“野鸡”是字面意思,就是那种羽毛蓬松、走路一扭一扭的野生禽类。至于为啥突然聊这个?您往下看就懂了——)


🔍先来聊聊“野鸡”这词儿是啥意思?

“哎师傅,听说贵阳巷子里有野鸡?”上礼拜我在青岩古镇打车,司机老王猛踩一脚刹车,从后视镜瞪我:“小伙子,你是要找吃的还是找玩的?”得,误会大了!赶紧掏出手机给他看林业局刚发的《城市野生动物保护倡议》,老王这才拍着大腿笑出声:“早说嘛!你要找真野鸡,得去花溪湿地公园后头那些老巷子!”

(说真的,现在连“野鸡”这词都被玩坏了。咱贵阳人挂在嘴边的“巷子野鸡”,十年前还真就是指着那些在墙根刨食的灰斑鸠、红腹锦鸡——不信?回家问问你家老人!)


🌆2025年3月25日实地探访记

踩着今年春天第一场细雨,我跟着观鸟协会的张大姐钻进电台街。青石板缝里突然“扑棱”一声,三只头顶金冠的红腹锦鸡从废砖堆里窜出来,那尾巴毛拖得老长,跟古装剧里的凤冠霞帔似的。

“看见没?这就是活着的‘巷子野鸡’!”张大姐举着单反直咂嘴:“去年全市普查,单是云岩区老巷子就录得23种野生禽类,比2015年翻了三倍!”说着掏出个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观测点:

  1. 北横巷13号院: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出现的灰斑鸠家族
  2. 护国路菜场后巷:专捡菜叶子的白鹭“清洁队”
  3. 文昌阁墙角:藏着贵阳市最后一批野生竹鸡

🤔为啥野鸡都爱往巷子钻?

这事儿我问过生态专家李教授,他端着茶杯直摇头:“你们年轻人啊,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!说白了就仨原因——”

  1. 免费食堂:早餐摊漏下的米浆、菜场掉的新鲜菜叶
  2. 天然庇护所:老房子屋檐比新式高楼更适合筑巢
  3. 温度调节:石板路夏天比柏油马路凉快3-5℃

(您别说,上个月我在太平路拍到的珠颈斑鸠,愣是把窝搭在奶茶店招牌后头,天天闻着奶香味儿下蛋,这选址眼光绝了!)


🚧城市更新VS生态保护咋平衡?

现在可热闹了!前两天路过蔡家街改造片区,施工队刚拆了半堵墙,七八只灰喜鹊扑啦啦围着安全帽打转。包工头老陈叼着烟跟我诉苦:“现在挖个地基都得先打报告,上次惊走一窝麻雀,林业局差点罚我五千!”

不过也有暖心事儿。去年护国路搞外立面改造时,特意在二楼屋檐留了20个“鸟巢砖”。您猜怎么着?今年开春全住满了,还有戴胜鸟在里头孵崽呢!


✨个人观点时间

要我说啊,这“巷子野鸡”就是个活生生的城市寓言。您看:- 老巷子拆了建商场,野鸡立马搬去公园- 夜市摊改成步行街,斑鸠转头占领咖啡店露台- 就连流浪猫都知道,抓麻雀要去老居民区

(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儿:上个月某网红餐厅推出“巷子野鸡套餐”,结果端上桌发现是红烧鹌鹑配斑鸠汤,被网友骂得连夜下架。您说这算不算黑色幽默?)

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:下次在民生路省府北路这些老巷子溜达时,记得抬头看看屋檐角落。说不定就能撞见正宗的“贵阳巷子野鸡”——人家可是有正规“城市户口”的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