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套店:2025年街头巷尾的新生意经,到底咋回事?
你最近路过街角时,有没有发现挂着"半套"招牌的店铺越开越多?🤔 从理发店到按摩馆,甚至包子铺都开始玩这套。2025年3月25日这天,我在城南老街区转悠了俩小时,硬是数出13家不同行业的"半套店"。这阵仗,可比去年流行过的"盲盒便利店"还邪乎!
说白了就是"按需拆着卖"的新套路。比如传统理发店要收68元洗剪吹套餐,半套理发店就拆成:单剪30元、单吹15元、单洗20元。顾客能像吃麻辣烫选菜似的,自己拼服务组合。
我蹲点观察过人民路上的"半套理发屋",老板娘张姐边给客人吹头边唠嗑:"现在年轻人头发少啊!有些小年轻就两撮刘海要修,你非要人家做全套,这不浪费钱嘛!"这话糙理不糙,你品品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刚开始这模式只在服务业冒头,现在连卖早点的都玩出花来了。举个栗子🌰:
最绝的是五金店老李的骚操作:卖螺丝钉居然拆开卖螺丝帽和螺杆!问他为啥这么搞,他嘿嘿一笑:"有些人家里的螺杆还好着,就缺个帽儿呗!"
跟几个常客聊了聊,发现大家主要冲这三点:
不过也有翻车现场。上周我去试了半套足疗,结果单选了"捏脚"没选"泡脚",师傅拿着我的干脚丫子直挠头,场面一度非常尴尬...😅
虽然老百姓挺买账,但行业里吵得可凶了。传统店主老陈气得拍桌子:"这么搞下去,手艺人都成零件工了!"但创业者小米掏出手机给我看数据:"我们上个月复购率涨了40%,客单价反而高了5块,神奇吧?"
细琢磨还真是,就像手机应用商店卖皮肤似的——看起来单价低,架不住人家薄利多销啊!
跑完二十多家店后,我倒是看出点隐患:
不过转念一想,当年外卖刚兴起时,不也有人说餐馆要完蛋?现在看还不是线上线下都活得好好的。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"阵痛期"?
站在春熙路天桥往下看,霓虹灯牌里"半套"俩字格外扎眼。这波操作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升级,还真不好说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2025年的生意场上,不会拆着卖的老板,可能要输给会拆着卖的新玩家了。
(掏出笔记本算账中)等等,要是婚庆公司也搞半套服务...单主持、单拍婚纱照、单租婚纱?这画面太美不敢想啊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