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石牌村 150快餐:城中村里的烟火气与争议

2025-04-05 05:57:08 | 来源:不从台推新闻网
小字号

广州石牌村 150快餐:城中村里的烟火气与争议

“你听说过广州石牌村的150快餐吗?”最近刷短视频,十个本地美食博主有八个在讨论这个事。2025年3月25号,这个藏在天河CBD背后的城中村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,每天中午排队的人能从巷口拐三个弯。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150块到底能吃出什么名堂。


🔥150块能吃啥?菜单大公开!
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“150元任吃”的招牌,我还以为老板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。毕竟现在城中村猪脚饭都涨到25块了,这价格够我吃六顿饱饭。不过实地探访后才发现,人家玩的是自助快餐新模式——38个热菜、20种凉菜、8样汤品随便造,关键是现炒现卖不过夜。

老板林叔叼着牙签跟我说:“每天五点半开炒,十一点半收档,卖不完的送环卫站。”他那个两米长的保温餐台确实壮观,光是荤菜就分了广式腊味、川香小炒、东北锅包肉三个区。有个穿西装的小哥现场表演了“150元吃回本”挑战,光白灼九节虾就干了四盘。


🌟为啥突然爆火?三大真相

这事儿能火起来还真不是偶然。我蹲点三天发现几个门道:1. CBD打工人刚需:距离最近的地铁站就800米,周边写字楼的外卖均价45元起2. 网红经济反哺:某探店博主在这拍了条“城中村吃垮老板”的视频,播放量破千万3. 价格锚定效应:旁边新开的轻食店,一份沙拉敢卖98元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的年轻人精着呢。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小美给我算过账:“周一到周五中午来吃,等于日均30块,比便利店盒饭还便宜。”她手机里存着张excel表,详细记录着每周薅了多少次羊毛。


💰老板真能赚钱?扒开成本账

这事儿我特意请教了开过餐馆的表哥。按他的算法,这种模式要盈利得满足三个条件:- 日均客流量破500人次- 食材损耗率控制在8%以内- 翻台率每小时至少1.5轮

林叔倒是不藏着掖着,掏出手机给我看后台数据:三月日均客流量672人,每月采购成本压到9万左右。最绝的是他们开发了“边角料菜系”——西兰花梗做成泡菜,鱼头熬成例汤,连姜葱蒜都炸成调味油。


🚧争议与未来:能走多远?

现在网上吵得最凶的有两派人。支持的说这是城中村餐饮革命,反对的担心会搞垮传统食肆。上星期隔壁烧腊店老板老陈就找我诉苦:“他们一份白切鸡卖成本价,我这只敢标38半只。”

不过食客们倒是看得开。常来的程序员阿杰说了句大实话:“150块在广州算什么钱?去趟超市随便买点菜都要这个数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去年海珠区的共享厨房实验,也是红火三个月就凉了,关键还得看能不能持续创新。


站在石牌村的天桥上往下看,中午十二点的快餐档口冒着腾腾热气。那些端着不锈钢餐盘的身影里,有赶时间的快递小哥,也有带着单反来打卡的年轻人。这种混搭的画面,大概就是广州这座城市的魔力吧。要我说,甭管什么商业模式,能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吃顿实惠饭的,总归是件好事——当然,前提是别把菜市场卷到活不下去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