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qm工作室: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创意团队,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?

2025-04-05 06:54:18 | 来源:交些不底新闻网
小字号

上海qm工作室: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创意团队,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?

🔥 从零到一:qm工作室的崛起之路
"你说现在上海滩的创意圈子,要是没听过qm工作室,那可真是out了!"在静安区某咖啡厅里,资深广告人老张嘬着冰美式,突然蹦出这么一句。没错,就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,这个成立刚满3年的团队突然刷爆朋友圈——他们刚拿下戛纳国际创意节金奖。


🤔 先来解个惑:qm到底什么意思?
这个问题我在采访创始人林夏时也问过。这个扎着脏辫的90后姑娘狡黠一笑:"其实最开始就是'奇妙'拼音首字母,后来大家硬说是'全民造梦',现在连'气脉通畅'都出来了,你们开心就好。"你看,这就是他们的风格:既认真又带着点戏谑,正经事不耽误玩花样。


💡 三把斧闯天下:qm的制胜法宝
1. "让甲方爸爸也当回乙方":每次提案前必做"身份互换工作坊",逼着客户来当三天创意总监
2. "办公室像游乐场":他们的徐汇办公区放着扭蛋机和街机,据说灵感都藏在游戏币里
3. "数据要下饭才香":开发了独门"麻辣数据分析法",把枯燥报表转化成火锅九宫格

上周刚爆红的"饿了么宇宙外卖计划"就是典型例子。他们愣是把配送路线做成了银河星图,骑手头盔装着AR投影仪,现在成都春熙路的订单量直接翻倍。你说绝不绝?


🛠️ 拆解成功密码:为什么是他们?
跟几个业内人士聊完,我咂摸出点门道:
- 精准卡位:专攻"科技+烟火气"的跨界领域,这赛道2024年增长率达187%
- 团队配置:00后占六成,但配了三个60后"镇场老炮",这种混搭绝了
- 拒绝套路:他们有个"去你妈的正确"墙,专门贴那些看似正确实则无聊的提案

"我们接项目有三不原则:不说人话的不接,端着架子的不接,不敢试错的不接。"运营总监王昊边说边给我看他们正在孵化的元宇宙菜市场项目,听说连菜贩子大妈都在学用数字钱包了。


🌐 未来怎么玩?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
在颁奖典礼后的庆功宴上,林夏趁着酒劲透露:"接下来要搞'现实增强型街头艺术',简单说就是让外滩的万国建筑会说话,让南京路的霓虹灯演话剧。"旁边技术总监小李赶紧补刀:"别听她吹,我们连AR眼镜的散热问题还没完全搞定呢!"

不过说真的,看着他们电脑屏幕上那些半成品设计稿,我忽然理解为什么总有人说"qm的提案看着像科幻片脚本"。就拿正在测试的"智能路灯情感交互系统"来说,路灯居然能根据行人情绪变换光影——这玩意儿要真落地,估计能治好不少人的社恐。


👀 个人观点时间
摸着良心讲,我最佩服qm的不是他们拿了多少奖,而是敢把创意当实验来做。现在太多团队沉迷数据安全区,他们偏要往未知领域蹚。就像上次在分享会上听到的:"创意行业最怕的不是犯错,而是连犯错的机会都不敢要。"这话说得,够扎心也够提气。

现在你该明白了吧?qm工作室能火真不是靠运气。人家是把每个项目都当新游戏来打通关,既要技术硬核又要情感共鸣,既要商业价值又要社会意义。这么玩下去,说不定哪天我们真能看到会讲相声的智能红绿灯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