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城区guan式服务:2025年的便民新体验

2025-04-05 04:03:25 | 来源:妈家满八新闻网
小字号

惠城区guan式服务:2025年的便民新体验

你听说过"guan式服务"吗?最近惠城区搞了个大动作!就在上个月25号,街坊邻居突然发现政府大厅门口排队的阿公阿婆少了一大半。哎您还别说,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——现在连我家楼下开肠粉店的陈叔,都能用手机搞定营业执照年审了。

🌟 2025年3月25日,发生了什么大事?
那天早上八点半,惠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智能机器人"小惠"突然蹦出一句:"今日服务模式已升级,请叫我'guan式服务体验官'!"现场工作人员都懵了,这AI怎么还带给自己改名的?原来这就是新系统上线的信号灯。

要说这个新服务,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办事窗口少了三分之一。您猜怎么着?不是裁员缩编,而是把原来分散在12个部门的136项业务,统统装进了手机里的"惠服务"APP。现在连交水电费都能刷脸认证,我家对门王伯说:"这比教我孙子玩手机游戏还简单!"

💡 什么是"guan式服务"?
刚开始听到这个词,我还以为是新开的官府菜馆。后来才明白,这是政府把"管家+官员"的服务理念揉碎了重组。简单说就三句话:
- 该管的绝不甩锅
- 能省的绝不折腾
- 要办的说到做到

就拿开餐馆这事儿说吧,以前得跑七八个部门盖十几个章。现在张先生在河南岸开湘菜馆,直接在APP上传平面图,系统自动生成消防、卫生、环保的联合审查方案。他说:"就跟网购下单似的,三天搞定所有手续,连装修公司推荐都给配好了。"

📱 手机一点,事情搞定?
先别急着说老年人用不来!惠城区这次特意搞了个"代际互助"功能。我家楼下李阿姨前天要给孙子办医保卡,她自己在APP上发起申请,系统自动把材料推送给在深圳打工的儿子确认。您猜怎么着?全程不用见面,连快递费都省了。

不过也有街坊吐槽:"这手机办事好是好,就是总弹出要打五星好评的提示,跟外卖软件似的。"政务中心的小刘偷偷跟我说:"现在考核指标里,群众'顺手好评率'占了三成权重呢!"

🏢 线下窗口也没闲着!
虽然手机能办九成业务,但线下服务点反而更热闹了。东平新开的24小时智慧驿站,凌晨两点还能打印房产证明。上周三我去瞅了眼,居然有年轻人在自助机前赶着办留学材料,边操作边嘀咕:"这可比网吧包夜划算多了。"

更绝的是各社区搞的"方言服务岗"。水口镇的老陈用客家话对着机器说"我要查合作医疗",系统秒回客家话的操作指引。这细节做得,连我这个老惠州都竖起大拇指。

🤔 老百姓买账吗?
根据我蹲点三天的观察,发现个有趣现象:40岁以下的基本都在用APP,而阿叔阿婶们更爱去社区服务中心"蹭服务"。江南街道的王主任笑着说:"现在我们大厅的免费WIFI成了最抢手资源,大爷大妈们办完事就坐着刷抖音。"

不过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事。上周有个大叔非要给机器人"小惠"介绍对象,说是看它服务态度好。要我说,这至少说明群众对政府服务的亲切感确实上来了。

💬 个人观点时间
要我说啊,这个"guan式服务"最聪明的地方,是把冷冰冰的政务流程做成了"人情买卖"。以前办事像求人,现在感觉像找管家。但话又说回来,机器再智能也得有人情味。听说下个月要推出"办事回忆录"功能,能查到自己十年内办过的所有业务——这玩意儿要是能关联生活点滴,说不定比朋友圈还有看头呢!

最后唠叨句大实话:政府服务改革就像煲老火汤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惠城区这锅"便民汤"刚开盖,味道如何还得慢慢尝。但至少现在办事不用再"跑断腿、问破嘴",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进步,您说是不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