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火车站小巷子有吗?2025年探秘实录
哎,蚌埠火车站到底有没有小巷子啊?这个问题最近在本地论坛上吵翻了天。有人说早就拆干净了,也有人赌咒发誓"上周还穿过一条卖炸串的老巷子"。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埠人,我决定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,亲自带大家探个究竟。
揣着手机导航走到火车站东广场,迎面就是正在扩建的BRT公交站台。几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调试电子站牌,崭新的玻璃幕墙映着三月暖阳。正当我以为传言都是瞎扯时,忽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葱油饼香——这味道绝对来自老式煤炉!
顺着香味七拐八拐,嘿!还真在施工围挡后面藏着条两米宽的窄巷。五六个挂着"拆迁特惠"纸牌的小吃摊挤在青砖墙中间,卖烧饼夹里脊的大姐边翻锅铲边唠叨:"再有半个月就搬咯,这炉子用了二十年..."
市政公示栏贴着的规划图说得明白:整个火车站片区要打造"皖北交通枢纽综合体"。具体来说:- 拆除37处危旧建筑(包括部分老巷)- 新建地下商业街2.8万平方米- 保留3条特色巷道做文化景观- 投资 5.6亿元 升级配套设施
负责现场协调的王工长给我看了施工进度表:"您瞧见的那条小吃巷在保留名单里,不过要改成步行美食街,燃气管道都得重新铺。"
跟巷口修鞋的老张聊了会儿,他边粘鞋底边叹气:"我在这摆了22年摊,从补布鞋到修AJ都经历过。现在年轻人来找我,一半是真修鞋,另一半是来拍'复古风'短视频的。"这话把我逗乐了,但仔细想想确实——这些巷子早不只是通道,更像活着的城市记忆。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2024年文旅局调查显示,61%的游客会把"寻找老街巷"列入蚌埠行程。卖糖画的李大爷说得实在:"咱这巷子里的芝麻糖三块一包,可比网红店二十八块的文创雪糕实在多了!"
说实话,看着工地上崭新的"智慧车站"指示牌,再看看巷子里斑驳的"修电视机"手写招牌,心里挺矛盾的。发展肯定是好事,但就像我妈常说的:"新衣服再时髦,也得留两件旧衬衫在家穿得舒服。"
特别注意到个细节:规划里特意要求保留老墙上的粉笔字迹和铁艺窗花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去苏州出差,他们改造平江路时就把磨光的青石板原样保留,现在成了游客最爱摸的"时空隧道"。
临走前碰到个举着云台直播的年轻人,他正对着手机大喊:"家人们看!这就是传说中的蚌埠站魔幻小巷,左边是5G信号塔,右边还在用煤球炉..."弹幕唰唰飘过"次元壁破了""求定位"。
或许这就是2025年的蚌埠——高铁能8分钟到合肥,但拐个弯还能找到需要踮脚才能跨过的青石台阶;扫码点餐普及了,但老茶摊依然用着掉了瓷的搪瓷缸子。就像咱蚌埠人常挂嘴边的那句:"管它新城旧巷,能让人记住的才是好地方。"
(完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