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媛怎么找得到?2025年这行当突然蹿红的秘密
你听说过"外卖媛"吗?就那个穿JK制服送餐、开着粉色电动车满街跑的年轻姑娘们。哎对,就是最近短视频里老刷到的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在朝阳大悦城门口数了数,十分钟里过去七辆外卖车,三辆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在开,你说这事儿新鲜不新鲜?
说白了就是年轻女孩兼职送外卖,但跟传统外卖小哥有三个明显区别:一是装备讲究,头盔要带猫耳朵的,保温箱贴满卡通贴纸;二是服务升级,送餐时会主动提醒"汤品小心烫哦";最关键是第三点——她们压根不靠送外卖挣钱。
上海交大有个教授前两天在论坛上吐槽:"现在小姑娘送外卖就跟咱当年玩校内网似的,纯粹图个社交体验。"你别说,我采访的"外卖媛"小美就是个典型。这姑娘白天在陆家嘴当白领,晚上套个皮卡丘头盔就出来送餐,问她图啥?人家笑嘻嘻回我:"减压呗,比蹦迪有意思多了!"
先说个冷知识:现在打开任意外卖平台,女骑手占比已经冲到28.7%(数据来自2025年3月《即时配送行业报告》)。不过要找正儿八经的"外卖媛",得走特殊渠道:
上周我在三里屯遇见个狠人,00后妹子小雨边送餐边直播,电动车把手上架着三台手机。问她怎么入行的,人家张口就爆金句:"姐送的不是外卖,是寂寞!"你品,你细品。
第一,Z世代的新型社交。现在年轻人见面不问"吃了吗",改问"今天跑了几单"。我亲眼见过俩姑娘在咖啡店对暗号:"你美团还是饿了么?""我达达!"好家伙,跟地下党接头似的。
第二,企业推波助澜。某平台今年推出的"春日樱花季"活动,女骑手完成订单量比男骑手多拿15%奖金,这不明摆着搞事情么?
第三,经济回暖的信号。别听网上唱衰,你看这满大街的"外卖媛",说明年轻人既有闲钱改装电动车,又有时间搞副业,这经济能差到哪去?
认识个英国留学回来的妹子Luna,这姐们儿在投行上班,周末却坚持跑外卖。有次给她算账:时薪折合人民币42块,还不够她家布偶猫的罐头钱。人家甩给我一句:"你懂什么叫降维打击的快乐吗?"
更绝的是上个月,她给某互联网大佬送商务餐,趁机递了份商业计划书。现在人家创业公司都拿到天使轮了,你说这算不算史上最贵的外卖费?
发现没?现在网上吵翻天的"外卖媛"争议,跟当年说女主播不务正业简直一模一样。要我说啊,甭管人家图的是社交、减压还是找对象,能按时把热乎饭送到你手上就是好骑手。再说了,谁规定送外卖就不能打扮得养眼点?
倒是那些说风凉话的,八成是嫉妒小姑娘们电动车比他的卡罗拉还拉风。要真看不惯,您倒是也顶着大太阳送几单试试?保准三天下来,抱怨的话都晒化成汗了。
反正我看着满街的"外卖媛"挺乐呵,城市风景线都鲜活了不少。哪天要是看见个穿洛丽塔裙子送麻辣烫的,没准儿就是我新认识的采访对象呢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