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摩起飛:2025年最讓人「躺著賺」的新風口

2025-04-05 03:37:56 | 来源:海古用大新闻网
小字号

按摩起飛:2025年最讓人「躺著賺」的新風口

「你有多久沒好好放鬆了?」這句廣告詞最近在街頭巷尾瘋狂刷屏。2025年3月25日,北京中關村的「AI按摩艙」體驗店門口排起百米長龍,穿著睡衣來搶號的大媽和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擠成一團——這場景活像春運火車站,只不過大夥等的不是回家車票,而是能讓全身骨頭「起飛」的30分鐘按摩。


🤖技術突破:按摩行業的「蒸汽機時刻」來了

要說今年最魔幻的商業現象,非「按摩起飛」莫屬。原本街邊50塊錢半小時的推拿店,突然集體掛上了「智能養生艙」「經絡AI管家」的招牌。業內人士透露,關鍵在於年初某科技公司搞出了個「筋膜層3D建模」技術——說白了就是按摩師傅的手伸進儀器裡晃兩下,機器就能學會他獨門的「寸勁兒」手法。

這事兒有多誇張?廣州天河區的王師傅親口跟我說:「以前收徒弟要三年才敢讓上手,現在機器掃描我推了二十年油的手,兩小時就複製出八個『電子王師傅』!」更絕的是這些AI按摩師根本不用休息,24小時待命還能根據客人體型自動調整力度。


💡行業巨變:從「手藝活」到「科技流」

現在的按摩店簡直像開了掛:- 價格跳水:傳統推拿從150元/小時降到79元,還送智能診斷報告- 服務升級:加20塊能選「少林推拿模式」或「泰式古法套餐」- 客群暴增:95後顧客佔比從12%飆到47%,有人專門坐高鐵跨城體驗

不過最讓我吃驚的是行業數據——中國保健協會3月剛發布的報告顯示,全國按摩門店數量同比增長380%,連鎖品牌「筋斗雲養生」單日最高接單量突破2萬次,這數字快趕上奶茶店了!


🛋️消費者怎麼說:痛並快樂著

「以前覺得按摩是老人家的事,現在倒好,我們部門年輕人週末團建都改約按摩了。」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的95後小林邊說邊展示他手機裡的預約記錄,好傢伙,這月他已經打卡8家不同風格的智能養生館。問他為啥這麼上頭,小哥撓頭笑道:「反正比喝酒健康,按完還能生成體態分析圖發朋友圈,多酷啊!」

不過也有翻車案例。前幾天微博熱搜掛著#電子師傅把我按進醫院#的話題,點開看原來是有人貪便宜選了9.9元體驗價,結果被新手店的調試版機器按到肌肉拉傷。這事給行業提了個醒:技術跑得再快,安全底線不能丟。


🤔專家潑冷水:是泡沫還是真風口?

「現在行業熱度確實有點過頭了。」清華大學康復醫學系的張教授在電話裡跟我分析:「AI按摩解決了標準化問題,但人體經絡存在個體差異,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忽視辨證施治的根本。」他實驗室正在做的對比實驗顯示,針對慢性腰痛患者,傳統人工推拿的有效率仍比AI按摩高出18個百分點。

不過投資人顯然更樂觀。紅杉資本合夥人李薇在創投大會上直言:「這個賽道至少還有三年紅利期,別看現在遍地開花,真正能把技術、服務、運營做好的企業還沒出現。」據說她剛砸了2個億給某個搞「痛感可視化」的初創團隊。


🚀我的親身體驗:骨頭真的會「起飛」

為寫這篇報道,我特意去試了最近爆火的「太空零重力艙」。躺進那個像飛船駕駛艙的設備時,心裡還直打鼓。結果機械手剛按住肩井穴,我差點喊出聲——那勁道簡直和我老家河南那位推拿了四十年的老師傅一模一樣!最神奇的是它能邊按邊播報:「檢測到第三腰椎輕度右偏,現在進行矯正力度調整。」半小時後爬出來,整個人輕得能跳起來摸籃筐(當然是錯覺)。

不過要吐槽的是,店裡那個「元氣值」打分系統純屬智商稅——明明按得舒服,就因為我中途接了個工作電話,最後元氣值才給打了72分,氣得我想找機器人理論!


眼下這股「按摩起飛」的風還能刮多久誰也說不準,但能確定的是:當科技撞上傳統養生,這行業算是把「痛點變爽點」玩明白了。反正我現在是信了那句廣告詞——與其天天在辦公室「卷」,不如躺著讓機器幫你「解卷」。只是下次再體驗,絕對要記得關手機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