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阳市白云区楼凤:2025年社区经济新现象,是机遇还是挑战?

2025-04-05 06:09:41 | 来源:易关流违新闻网
小字号

贵阳市白云区楼凤:2025年社区经济新现象,是机遇还是挑战?

你听说过白云区的“楼凤”吗?不是啥江湖传说,也不是网络段子,而是2025年3月25号这天,贵阳街头巷尾突然火起来的新鲜词儿。说白了,就是一群住在居民楼里搞自主创业的“娘子军”。这事儿到底咋回事?咱们今天就来唠明白。


🏙️【白云区咋冒出这么多“楼凤”?】

这事儿得从白云区的特殊背景说起。2025年初,贵阳搞了个“社区微经济”试点,白云区因为老小区多、空置房多,成了重点试验田。政策一放开,嘿,你猜怎么着?短短两个月,光登记在册的女性创业者就破了两千大关。

三个关键原因
1️⃣ 租金便宜:老小区三室一厅月租800块,比商铺便宜不止一半
2️⃣ 政策开绿灯:营业执照三天到手,免税半年
3️⃣ 互联网加持:抖音同城、微信社群成了主要揽客渠道

我采访了个叫张姐的服装定制店主,她边踩着缝纫机边跟我说:“以前在商场租个柜台,赚的钱全交房租了,现在在家干活,每天还能接娃放学。”这话实在,你品品。


💼【这波操作到底靠不靠谱?】

先看组数据:白云区市场监管局统计,截至3月25号:
✔️ 65%的“楼凤”月收入超5000元
✔️ 社区纠纷投诉同比下降30%
✔️ 带动周边快递、保洁等岗位增加40%

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。住我对门的王阿姨就吐槽:“天天有人按错门铃,有次外卖小哥把我家当成了美甲店!”这事儿闹的,搞得社区不得不在电梯里贴满“商业住户分布图”。


🤔【在家开店算不算违规?】

这事儿得分两头说。按2024年新修订的《个体工商户条例》,只要满足:
🔹 不改变房屋结构
🔹 不扰民
🔹 依法登记
那就完全合法!

白云区街道办的李主任给我举了个例子:“像3栋那个开私房菜的李大姐,每天只接3单,餐具用可降解的,油烟装净化器——这种我们支持还来不及呢!”


🌟【这些“楼凤”都在折腾啥?】

跑了几十栋楼,发现这些姐姐们真是八仙过海:
👉 201的刘姐搞宠物美容,客户得提前一周预约
👉 502的王阿姨专做贵州酸汤,每天卖200斤
👉 顶楼还有搞空中瑜伽的,落地窗边练动作那叫一个绝

最绝的是9栋有个退休语文老师,开了个“作文急诊室”,帮小学生改作文每小时收50块,生意火到要拿号排队。


🚧【热闹背后也有烦心事】

虽说整体向好,但棘手问题也不少:
⚠️ 消防隐患:居民楼里堆货的现象时有发生
⚠️ 恶性竞争:同栋楼出现三家美甲店
⚠️ 邻里矛盾:电梯高峰期挤满外卖员

上个月15号,7栋就为这事儿开了调解会。开烘焙工作室的小赵当场承诺:“以后面粉原料都走货梯,包装盒绝对不过夜。”你看看,老百姓自己解决问题的智慧多高明。


💡【专家怎么说这事儿?】

贵州大学经济学陈教授给了个挺有意思的比喻:“这就像社区版的毛细血管经济,别看单个体量小,整体供血能力可不差。”他还预测,照这个势头,白云区今年能新增至少5000个灵活就业岗位。

不过也有提醒:“得警惕‘野蛮生长’,别让好事变坏事。”这话在理,你懂的。


📍【我的亲眼所见】

上周三下午,我在33栋亲眼见到个场景:
1楼理发店大姐给客人染头发
3楼阿姨在教广场舞
5楼飘来辣椒炒肉的香味
电梯里挤满闪送员和顾客

这烟火气,可比冷冰冰的写字楼带劲多了!要我说啊,只要管理跟得上,这种“楼下生活,楼上生计”的模式,没准真能走出一条新路子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可千万别搞得楼道里天天飘着美甲店的香蕉水味儿,那谁受得了啊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