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八一桥底还有老B吗
哎,你最近有没有路过南昌八一桥的时候,突然好奇过桥底下到底还有没有"老B"?别误会啊,这里说的"老B"可不是什么不正经的词儿,在南昌老城区的老话里,它特指那些在桥洞底下讨生活的手艺人、小商贩,还有住在这儿几十年的老居民。今天咱们就端着奶茶、嗑着瓜子,把这个事儿聊透咯!
先说清楚啊,"老B"这称呼听着有点江湖气,但说白了就是一群守着老地方过日子的人。早些年八一桥底下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:修鞋摊子连成排,剃头师傅的椅子就摆在桥墩旁边,还有卖油条豆浆的推车,大清早就飘香。那时候过个桥,鞋底沾了泥都不怕——桥洞底下准能找到擦鞋的!
不过现在嘛... 说实话,我上周特意去转了一圈,发现确实冷清不少。原先能挤满三四十个摊位的桥底,现在只剩下五六个修车摊和补衣服的阿姨。有个老张师傅边修自行车边跟我说:"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东西,谁还来桥底下修修补补啊?"
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看:1️⃣ 城市改造:路拓宽了、地铁通了,政府肯定要整理市容2️⃣ 消费习惯:现在谁不是手机点外卖、网购上门?3️⃣ 年轻人观念:00后宁愿送外卖也不愿学修鞋这种手艺4️⃣ 租金上涨:桥底虽说是"免费",但周边房租涨了也影响人气
不过有意思的是,我在桥墩背面发现个老王修车摊。老王说他家三代都在桥底下修车,现在主要给外卖小哥修电动车。"别看现在人少,每个月也能挣个五六千,比打工自由!"他这话倒让我想起,其实传统手艺在新时代也能找到新出路。
转悠了大半天,还真让我挖到几个宝:- 李奶奶的针线摊:专门改年轻人网购的裤子,她说"现在小姑娘买裤子图便宜,长短不合适就来找我"- 刘记炒粉:开了二十年的移动摊,城管来了收摊快得很- 修表张师傅:戴着老花镜修智能手表的老师傅,这反差萌绝了
最绝的是碰到个00后小伙,在桥底教大爷大妈用智能手机!他说这叫"地摊式教学",比开培训班有意思。你看,这不就是新时代的"老B"嘛!
逛完八一桥底最大的感受就是:老B更多是一种城市记忆的符号。现在虽然看不到过去乌泱泱的热闹场面,但总有些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守着这片地儿。就像我碰到的修车老王说的:"桥洞冬暖夏凉,在这儿干活心里踏实。"
其实咱们没必要纠结"还有没有老B",倒不如多关注这些普通人身上鲜活的故事。下次你路过八一桥,不妨放慢脚步看看——可能擦肩而过的外卖小哥,就是某个修车摊主的儿子;蹲在路边改裤脚的阿姨,说不定藏着惊人的裁缝手艺呢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