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门100元4个小时学生一晚上:新兼职模式还是风险暗藏?

2025-04-04 18:51:18 | 来源:的唠的啥新闻网
小字号

上门100元4个小时学生一晚上:新兼职模式还是风险暗藏?

(文章正文)
🔥 你有没有想过,花100块钱就能让一个学生上门服务4个小时? 2025年3月25日,杭州某小区业主群炸开了锅。有人晒出聊天截图,声称通过某平台约到大学生“陪跑夜跑、辅导作业甚至帮忙遛狗”,话题直接冲上同城热搜。这事儿到底是年轻人的灵活就业新路子,还是藏着安全隐患的灰色地带?


🐾 价格低到离谱?市场价大起底

“上门家教每小时80元起,代取快递15元/次,陪诊服务200元半天……”对比这些常规兼职报价,学生党的“100元包4小时”确实便宜得惊人。某大三学生小陈偷偷告诉我:“其实就是想赚点零花钱,帮人跑腿、陪聊天都行,反正比发传单轻松。”

不过便宜归便宜,安全隐患可没人打包票。上个月北京就出过一桩乌龙——雇主让大学生帮忙照顾宠物龟,结果龟儿子越狱失踪,双方为了赔偿金差点闹上派出所。


💡 年轻人图啥?算笔经济账就懂

按小陈的说法,接单主要看三点:路程不超过5公里、任务不涉及贵重物品、时间别卡太死。他掰着手指给我算:“晚上7点到11点刚好没课,跑两单赚200块,比在奶茶店站八小时划算多了。”

但业内人透露,平台抽成居然高达30%,学生实际到手才70块。难怪有学生吐槽:“说是4小时,算上来回交通和准备时间,时薪还不如便利店打工!”


🚨 安全红线怎么守?这些坑千万别踩

  1. 身份验证形同虚设:某平台只需学生证照片+手机号就能注册,连人脸识别都没有
  2. 保险保障是空白:90%的订单没有意外险,摔了碰了只能自认倒霉
  3. 性骚扰难取证:有女生遇到过雇主言语挑逗,平台却说“没肢体接触不算违规”

住在滨江的张女士就吃过亏:“让学生帮忙辅导孩子数学,结果发现题目全教错了,孩子期中考试反而退步了10分!”


🌟 新模式能走多远?听听各方怎么说

教育专家王教授观点很犀利:“这本质上是用廉价劳动力置换专业技能,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没半点好处。”但人社局的李科长倒是乐观:“灵活就业本就是趋势,关键要规范服务内容和保障机制。”

我私下问过几个家长,发现需求还真存在。二胎妈妈刘姐直言:“偶尔需要人临时看娃,大学生比阿姨更有共同语言,孩子也不抵触。”


📌 个人观点:别让“廉价”变成“廉价感”

说实话,这种模式确实解决部分燃眉之急。比如临时需要人帮忙布置求婚现场、给独居老人读报纸、或者突击补习冷门知识(比如怎么给仓鼠接生)。但长期依赖这种服务,容易形成“花钱买时间”的惯性思维

更值得警惕的是,有些学生为了多接单,凌晨还在外面奔波。上周浙大附院急诊科就收治过低血糖晕倒的兼职学生,这事儿给我们敲了警钟——赚钱再重要,也别忘了自己还是学生身份

(完)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