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次哪里有站小巷的?2025年探访实录来咯
🚶♂️"哎老铁们,你们最近刷视频是不是总看到'站小巷'仨字?"我蹲在榆次老城墙根底下嗦着荞麦碗托,突然想起这个热搜话题。这不,3月25号我特意揣着相机把榆次大街小巷转了个遍,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。
先说个真事啊!昨儿在新集街口遇见个戴红袖章的大爷,他拿着小喇叭来回喊:"卖糖葫芦的挪挪车,别堵消防通道啊!"您猜怎么着?人家推着三轮车就往东边巷子口去了。这场景让我突然明白,其实所谓的"站小巷",说白了就是咱老百姓自发的便民服务点嘛!
2024年榆次区政府搞了个"街巷微更新"计划,现在全区200多条巷子里,60%都划了黄线停车位和便民摊位。我特意查了数据,今年1-3月的12345投诉量比去年同期降了30%,看来这法子还真管用!
老城根糖葫芦巷(顺城街西段)
张大爷在这儿卖了20年糖葫芦,现在固定摊位月租才300块。"以前跟城管打游击,现在踏实多了!"他边说边给糖葫芦裹着亮晶晶的糖衣。
大学城文创巷(定阳路高校区)
下午四点准时热闹起来,手作摊主小美正在教学生做掐丝珐琅:"我们这周三至周日开放,每个月还能免三天摊位费呢!"
菜篮子便民巷(锦纶东街)
李阿姨的蔬菜摊挂着电子价签:"西红柿3块5,政府每天派人抽检农残。"旁边还有共享充电宝和急救箱,这配置绝了!
好问题!我在柳北街蹲点时,正巧碰见穿蓝马甲的巡逻队。带队的王队长掏出平板给我看:"瞧见这二维码没?商户扫码就能看当日规范,我们每两小时巡查一次。"他还给我看了新配的折叠式测量尺,说是专门用来检查摊位是否超宽的。
有个细节特有意思——便民点都配了带轮子的垃圾桶,摊主收摊时必须"车走地净"。我跟着观察了三天,还真没见着垃圾乱扔的情况。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"站小巷"我也犯嘀咕。但转悠这几天发现,这些巷子既保留了烟火气,又比过去规范多了。就像东湖井巷口卖炒面的王大哥说的:"现在不用东躲西藏,能把心思都花在提升口味上了。"
不过要提醒各位,有3类巷子可千万别去凑热闹:- 贴着红色警示牌的消防通道- 学校正门口50米范围- 文物建筑保护区周边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城市管理就像揉面团,太松了粘手,太紧了开裂。榆次这些小巷现在既有规矩又不死板,倒是让我想起老话说的"管而不死,活而不乱"。下次您要是来榆次,记得傍晚五六点去巷子里转转,刚出锅的炸油糕配上小米粥,那滋味...哎嘛,真香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