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光明还有快餐吗现在?2025年探访实录
哎,各位街坊邻居,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,光明区街边的快餐店好像越来越少了?🍔 前两天我路过以前常去的烧腊铺子,结果招牌都换成奶茶店了,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——深圳光明还有快餐吗现在?这事儿可不止我一个人操心,今天咱们就带大家去2025年的光明区,一探究竟!
先说结论吧,快餐店没消失,但确实变少了。根据光明区餐饮协会3月25号新鲜出炉的数据,全区登记的快餐类门店从2020年的1200多家,降到了现在的587家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存活下来的店铺营业额反而涨了30%,特别是那些藏在城中村的老字号,比如凤凰村的老王牛杂,现在排队都得提前半小时扫码取号。
“我们这种做了二十年的店,靠的就是街坊口碑。”老王边切牛杂边跟我唠嗑,“现在房租涨得离谱,要不是儿子搞了个抖音直播卖套餐,估计早就撑不住了。”💻
要说现在的快餐业,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。给大家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:- 【洪记肠粉】改造成“肠粉+咖啡”的混搭模式,早上卖肠粉,下午变书吧- 【快活林烧味】搞起了“烧腊盲盒”,25块钱随机三拼还送例汤- 🚴♀️ 最绝的是龙华路那家饺子馆,老板直接买了三辆餐车搞流动摊位,微信群里发定位,顾客跟着地图追着吃
我在光明城地铁站门口随机逮住几个上班族问了问:- 90后程序员小李:“现在快餐确实难找,不过发现个宝藏——社区团购的私房菜套餐!昨天刚吃到湖南阿姨做的剁椒鱼头,比连锁店强多了!”- 带娃的刘大姐:“真怀念以前十块钱管饱的快餐啊!现在带孩子吃个简餐,没五十块根本下不来...”- 退休的周叔倒是看得开:“要我说啊,现在这些小店搞什么网红装修、扫码点餐,不如多放两片叉烧实在!”🥢
跟餐饮协会的张秘书长聊完,我算是摸出门道了:1. 社区化:做熟客生意比赚游客钱更长久2. 灵活化:像民润大厦那家煲仔饭,中午卖快餐,晚上变私房菜3. 差异化:光明农场附近有家店,直接拿自家种的蔬菜做卖点,菜单每周更新
“现在做餐饮就像打游击战。”张秘书长拿着茶杯感叹,“你看那些连锁品牌,反而没这些小店转身快。”
说实话,我倒是觉得这种变化不见得是坏事。以前满大街的“xx隆江猪脚饭”确实方便,但现在能吃到客家阿婆现捏的艾粄、潮汕大叔手打的牛肉丸,这不也挺香吗?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平衡点——既保留市井烟火气,又能跟上时代节奏。就像我昨天在甲子塘发现的那家智能快餐柜,扫码就能吃到热乎的豉油鸡饭,这种老味道加新科技的组合,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出路呢?
各位光明区的老铁们,你们最近有啥私藏的快餐好去处?赶紧评论区分享起来,拯救下我的选择困难症吧!🍱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