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火车站附近有站小巷子吗
哎哟喂!最近淮安人的朋友圈里,突然冒出来个热乎话题——"火车站旁边到底有没有站小巷子?" 这事儿闹得,连我楼下修自行车的老王头都拉着我问:"小伙子,你天天跑新闻的,给叔说说到底咋回事?" 行吧,今儿咱就带上相机和好奇心,去探个究竟!
说实话,3月25号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。刚出火车站南广场,抬眼就瞅见个蓝底白字的指示牌:"站前巷由此进"。顺着箭头拐两个弯,嘿!七八条两米来宽的小巷子跟蜘蛛网似的盘在那儿。卖早点的李阿姨边炸油条边笑:"咱这儿都叫'站小巷'二十多年了,最近不知咋的就成网红了。"
不过得跟大伙儿说句实话:这些巷子跟你们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。既没有电影里的江湖气息,也没有传说中的神秘商铺,就是普普通通的居民区。王大爷家的修车铺、刘奶奶的裁缝店,还有三四家开了十几年的小旅馆,烟火气倒是足足的。
要说今年有啥特别的?还真有!市政府年初刚发了文件,要给这些老巷子来个"微改造"。我翻到规划图一看乐了——未来三个月要干这几件大事:- 🌟给所有电线杆穿"隐身衣"(其实就是线路入地)- 🌟青石板路重铺,下雨天再也不怕踩"水地雷"- 🌟每50米装个带充电口的复古路灯社区张主任拍胸脯保证:"等五一劳动节再来,保管让你们认不出!"
跟开旅馆的陈老板唠嗑时,他一句话把我逗乐了:"要我说啊,这巷子就像咱淮安的'折耳根'——有人嫌它乱,可没了它,整个城市都没那味儿了!" 这话不假,我在巷子里转悠时发现:- 五块钱能剪头的"复古理发店"- 现磨芝麻酱香飘半条街的老酱园- 藏着淮剧票友的社区活动室与其说是交通枢纽,不如说是活着的城市博物馆。你懂的,现在这种原生态的老街区,可比熊猫还稀罕!
我知道你们担心啥!去年装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不是摆设。跟片警小李核实过数据:2025年第一季度,这片区盗窃案同比下降62%。特别是那个会喊"注意安全"的智能摄像头,把半夜偷电动车电瓶的小贼吓得够呛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真要来逛的话:1️⃣ 晚上十点后商铺基本打烊
2️⃣ 贵重物品贴身放
3️⃣ 遇到岔路口记得看指示牌
记住这三点,保准你逛得舒坦!
要我说,来这儿不干这三件事等于白来!
吃:必须尝尝老孙家的蟹黄汤包,皮薄得能照见人影儿
看:巷尾那面贴满老电影海报的墙,分分钟出大片
拍:早上七点的炊烟、傍晚五点的夕阳,手机随便一抬都是风景
上周有个杭州来的旅游博主,在这儿拍了组照片,愣是涨了五万粉!
看着工人们往墙上装仿古窗框,突然有点感慨。现在很多城市改造就像给老人穿超短裙——新是新了,可看着别扭。淮安这次"修旧如旧"的搞法倒是聪明,既解决了安全隐患,又留住了市井味道。要我说啊,与其急着"翻新",不如想想怎么把老淮安的魂儿留住,你说是吧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