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有卖的学生?2025年这场闹剧到底咋回事
"哎我说,现在连学生都能上货架了?" 2025年3月25日早上,老王蹲在早点摊前刷手机,突然被弹窗新闻惊得豆浆都洒了半碗。这事儿要从三天前说起,某二手交易平台突然冒出十几个挂着"清仓特价学生"的诡异链接,标价从888到18888不等,配图清一色是戴着口罩的年轻人。
3月22日深夜,某鱼平台突然出现个神贴:"985在读理工男,包月陪刷题,可开发票"。更绝的是商品详情页里明晃晃写着:"支持七天无理由,不满意包退换"。这帖子像长了腿似的,两小时转发破万,直接把平台服务器干瘫痪了。
第二天工商局门口排起长队,全是举着手机要举报的家长。有位李女士抹着眼泪说:"我儿子说要去当家教,结果现在联系不上人..."说着掏出转账记录——好家伙,8万8的"入职保证金"!
重点来了!我蹲点三天扒出内幕:1. 挂羊头卖狗肉:说是卖学生,实际是中介倒卖实习/兼职机会2. 两头吃差价:企业开价日薪200,到学生手里只剩803. 玩文字游戏:所谓"包就业"其实就是给个面试机会
举个真实案例:某211大学的小张,交了"信息服务费"后收到个快递——拆开是张写着某公司HR电话的纸条!这操作骚得,气得他当场把纸条拍抖音上,视频点赞直接飙到50万+。
跟几个"买家"聊过后发现:- 00后普遍焦虑:"毕业即失业"的阴影太吓人- 家长推波助澜:"隔壁老王家孩子都找到工作了"- 信息差作祟:总以为花钱能买到"内部渠道"
有个大三妹子跟我掏心窝子:"姐你不知道,现在校招现场跟春运似的。看到'保offer'的广告,就跟溺水的人看见救生圈一样..."
3月25日下午三点,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开了紧急发布会。划重点:- 已查封23家非法中介- 追回被骗资金870余万元- 开通"校招直通车"绿色通道
有意思的是,某涉事平台CEO出来道歉时,西服扣子都系错了位置。网友调侃:"这是连夜从被窝里揪出来的吧?"
个人觉得哈,这场闹剧暴露了三个大问题:1. 就业市场供需严重错配(今年毕业生又破1200万了)2. 中介行业监管存在真空地带3. 年轻人普遍缺乏职业规划能力
不过话说回来,也有暖心的事——多所高校自发组织"师兄师姐帮帮团",清华计算机系那帮学霸直接搞了个免费内推网站,据说已经帮300多人找到正经工作了。
这事闹到现在,总算看到点解决的苗头。要我说啊,找工作就跟找对象似的,急不得也买不来。与其相信那些花里胡哨的"捷径",不如踏踏实实修炼内功。再说了,咱国家今年不是刚出台《青年就业保障法》嘛,好日子在后头呢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