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中村150一次的快餐?这价格到底值不值!

2025-04-05 03:54:43 | 来源:能意直深新闻网
小字号

城中村150一次的快餐?这价格到底值不值!

你听说过城中村里150块一次的"快餐"吗?2025年3月25号,我在广州天河区的石牌村转悠时,被巷口几个霓虹灯招牌晃了眼——"现炒快餐150/份""盒饭现做150元"。说实话,这价格把我整懵了,现在吃个饭都这么贵了?带着满肚子问号,我蹲点三天搞明白了这事儿。

💡 这价格到底贵不贵?
先别急着骂街,咱得掰扯清楚。我在隔壁茶餐厅打听过,普通叉烧饭68块,而城中村这150块的"快餐"居然每天能卖出去百来份。有个常客张大哥跟我唠:"别看标价高,人家给的是现杀活鱼、现切牛肉,分量够仨人吃,算下来比大饭店便宜多了!"

不过这事儿也有蹊跷。为啥同样的宫保鸡丁,城中村敢比商业区贵两倍?我跟开快餐摊的李大姐聊了半小时才摸到门道。原来这些摊子都是"私人订制"模式——顾客现点现做,还能指定少油多辣,相当于花大排档的钱享受私房菜服务。


🤔 为啥偏偏是城中村?
这事儿得从城中村的"特殊生态"说起。2025年城中村改造后,虽然环境好了,但铺租还是比商圈便宜四成。我查了数据,这些快餐摊每月成本大概3万块,要是搁在珠江新城,光租金就得5万起步。

更绝的是这些摊主的生意经。他们专做夜班族和代购跑腿的生意,凌晨两点照样营业。有次我亲眼见着外卖小哥一次拎走8份,边扫码边嘟囔:"客户等着开会呢,这钱花得值!"


🍳 现场直击制作过程
为了验证质量,我亲自点了份150块的豉汁排骨饭。老板娘当场从冰柜掏出整扇排骨,砧板剁得咚咚响。配菜是现摘的菜心,米用的居然是五常大米。等了20分钟,端上来还冒着锅气,排骨堆得冒尖。

不过也有食客吐槽:"上次要了少盐,结果淡得跟水煮似的。"看来这高价服务还得看厨师当天状态。我在现场统计了下,10单里有2单会要求回锅重做,摊主们倒是好说话,二话不说就返工。


💰 经济账算给大伙儿看
• 食材成本:约60元(含时令海鲜/鲜肉)
• 人工成本:2个厨师+1个帮工,日均工资800元
• 隐形支出:每月5000块"卫生管理费"
• 日均销量:午市40份+夜宵60份

这么算下来,每份利润大概30块,跟开网约车收入差不多。但摊主老王偷偷跟我说:"比打工自由啊,遇上大客户一次订十几份,顶半天生意。"


👀 卫生问题让人捏把汗
虽然味道没得挑,但我在后厨还是发现些问题。有个摊位的洗菜池和拖把池就隔了半米,切生熟食的砧板也没分开放。问起食品安全证,老板支支吾吾:"咱这是小本买卖..."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摊子开了大半年也没见吃坏肚子的。可能就像常客刘姐说的:"眼不见为净,大饭店后厨指不定更埋汰呢!"


🔄 年轻人为啥愿意买单?
95后白领小林的话很实在:"加班到十点,想吃口热乎的又懒得等外卖,这现炒的比料理包强多了。"我还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这些摊子成了新型社交场所,经常能看到年轻人拼单吃饭,边吃边聊项目。

更绝的是有摊主搞起"盲盒快餐",付150块随机吃到鲍鱼饭或和牛炒饭,小红书上都火出圈了。要我说啊,这届年轻人花钱就图个新鲜刺激。


站在城中村改造后的柏油路上,我看着霓虹灯下的快餐摊,突然有点感慨。你说这150块贵吧,它确实比普通盒饭贵;但要说值吧,人家实打实用料足。现在啥都讲究个性定制,吃饭这事也不例外。

要我说啊,这事儿关键得把握好度。相关部门该管的卫生要管,但也别把这种灵活就业的路子堵死了。毕竟对打工人来说,半夜能吃到热腾腾的现炒菜,这种幸福感可不是钱能衡量的。再说了,市场经济嘛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存在即合理不是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