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荔枝大跳水”“苹果滞销”等接连登上热搜。从今年4月份以来,苹果价格就一路下跌,有的批发商价格甚至已经降到了每斤不到一块钱,无论是果农还是果商,目前都面临着赔钱赚吆喝的困境。而且如果仔细观察,不仅是荔枝和苹果,像柑橘、梨、樱桃等都纷纷落价。
以苹果为例,客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去年苹果的收购价在3.2元到3.5元之间,现在出库价在2.5元到2.8元之间,加上各种费用等,每斤亏损1.2到1.3元之间。
相比来说,苹果商收储的苹果等级高,市场占有率更大,价格也相对较高,而果农储存的苹果出库价格更低,走货更慢,今年苹果的销售可以说是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行情。
再以黑布林为例,许多种植黑布林的果农因这种“黑宝石”而致富。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,黑布林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,产量也大大增加。受今年疫情的影响,商家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原产国购买水果,而是借助现场配送和电子商务文化在国内销售,黑布林的线下销售只能依靠本地和周边市场。
为了确保运输中没有问题,黑布林的果农会提前采摘一些,但是黑布林根本就不成熟,因为采摘得太早了。即使消费者多放几天,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,因此购买者对黑布林的信任也一次又一次下降。
综合来看,今年水果滞销的原因有七个:
国际市场的严重遇冷,出口销售受阻
国内水果产量大,供给能力增强,库存量过大
前期客商对水果价格心理预期较高,虚抬收购价格
疫情影响,人们收入下降,对水果需求量下降
销售渠道不畅通,国内的果农缺乏水果销售渠道
果农或企业不注重口碑,使得水果质量下降,口碑受损
水果可替代性强,时令水果正在逐步上市占据市场
那么又该如何解决水果滞销的问题?
一、增加与时俱进的宣传手段
如今的时代是网络时代,消费者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原来的大媒体号如今的号召力已经减弱了很多。
而新媒体和网络营销等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,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宣传和推介优质农产品,为农产品突破中间环节、直面消费者打开了通路。
二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
水果的品种和品质因产地不同而不同,当优质产品的产地太大,不能归属于一个经营主体时,区域公用品牌应运而生,使用好区域公用品牌,让品牌效应最大化,让品牌市场价值最大化。
品牌代表着特定的品质好价值,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定,其实就是“你若花开蝴蝶自来“,省去了很多售卖时需要吆喝的功夫。
三、提高水果品种品质
对于国内的很多水果,生产出来之后往往都会出现外观参差不齐,口感不一样的现象。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就无法形成稳定的消费体验,自然也就留不住消费者,因为消费者即使买同样的水果可能口感也会有不小的差异。
保证品质的稳定性,给消费者每天的果品做到“外观一样”和“口感一样”,形成稳定的消费体验,积累对此种水果品种品质的好感,才能使消费者拥有忠诚度。
四、标准化、规范化产品
国内很多生产水果的厂商,其实都缺乏标准化、规范化,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此后的果园管理,采摘之后的储存,上市之后的运输以及销售,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但是很多生产厂商,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,没有标准自然无法筛选出优良的品种,也就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。
五、打造保鲜链条
以此次“高铁极速达”樱桃专车为例,中铁顺丰成功搭建高铁车站、乡镇快递、田间地头的三级服务网络,让乡村客户办理业务更加方便快捷,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稳定高效的服务链条。不仅可以缩短运输时间,低降水果在途中腐烂变质的可能性,减少因腐烂带来的10%的损耗。
打造专门的保鲜链条,采用冷柜设备,集中运输,还可以带来规模效益,降低蔬菜的运输成本,同时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六、重视产品口碑、声誉
不仅止步于满足消费者的物资需求,同时还需要和消费者产生一定的精神共鸣,甚至让消费者觉得购买后有物超所值的感受,这样消费者才愿意为其消费,才会对其产生依赖,才会对产品更加忠诚
本文转载自万果会微信公众号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