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
2025-11-14
访问量:1000
金秋收获季,在阿坝州小金县八角乡公达村农村合作社分拣车间内,一台台智能苹果分拣机正高速运转,通过精准称重、AI视觉检测等技术,精准完成果实的称重、检测与评级。
而这一切高效运转的背后,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。从过去人工分拣的“磕磕碰碰”到如今生产线的“精准高效”,小金县的苹果产业正经历着一场由电力驱动的智能转型。

“以前靠人工分拣,一人一天最多处理2000斤,还容易碰伤果子、标准不一。”公达村合作社负责人指着生产线介绍,“现在有了电力驱动的智能分拣设备,每小时能分选4000斤,精度达到±2克,按重量和品相分成5到8个等级,优质果价格能提高20%,社员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!”
这些智能分拣机不仅采用柔性输送系统降低果损,部分高端型号还集成近红外光谱技术,可同步检测糖度、霉心等内在品质,真正实现“好苹果卖出好价钱”。

为保障分拣季用电无虞,国网小金县供电公司(以下简称“小金公司”)主动对接合作社,建立“一企一档”服务机制,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车间,对变压器、配电箱、线路接口等关键设备开展全面“体检”,细致排查过载、老化等安全隐患。

▲电力工人在合作社检查电力设备。郑帅供图
针对苹果分拣与冷链储运的季节性用电特点,供电部门优化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,在黄金维纳斯、瑞雪等品种采收高峰期增加巡视频次,提供24小时应急保障,并现场讲解设备日常维护与安全用电知识,发放用电手册。
“分拣机和冷库设备24小时不能停,稳定供电就是果品质量的‘生命线’。”车间负责人表示。在可靠电力的驱动下,智能分拣不仅解决了传统人工效率低、损耗高的问题,更推动当地苹果产业从“粗放采收”向“精细加工”转型。据统计,分拣环节使机械损果率降至0.5%以下,合作社年均节省人工成本数万元,村集体收入实现稳步增长。
近年来,小金公司持续深化“电力+乡村产业”服务模式,在保障基础供电的同时,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用电需求,为智能农机、冷链物流等提供定制化电力支持。从田间到车间,电力正以“硬核实力”激活农村合作经济的内生动力,让小苹果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、推动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。(郑帅)
文章来源:人民网-四川频道
责任编辑:罗昱、高红霞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啦!
